化学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人教版

点击数:686 | 发布时间:2024-12-02 | 来源:www.gglwl.com

    化学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人教版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在平时的学习中,大伙都背过各种要点吧?要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常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1.化学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人教版 篇一


    物质的分类

    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3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2

    多元碱:Fe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胶体:Fe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2.化学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人教版 篇二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借助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

    CH2=CH2+H2O→CH3CH2OH

    3.化学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人教版 篇三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2、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备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减少→被还原→是氧化剂;降价后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备氧化性。

    3、容易见到氧化剂有:Cl2、O2、浓H2SO4、HNO3、KMnO4、H2O2、ClO-、FeCl3等,

    容易见到还原剂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还原强弱判断法

    ①知反应方向就了解“一组强弱”

    ②金属或非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的离子越不活泼

    ③浓度、温度、氧化或还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断。

    4.化学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人教版 篇四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

    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

    3、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

    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可以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

    4、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

    5、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备相同的分子式,但具备不同结构式

    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5.化学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人教版 篇五


    1、亲电取代反应

    芳香烃图册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卤代:与卤素及铁粉或相应的三卤化铁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发生苯环上的H被取代的反应。卤素的反应活性为:F>Cl>Br>I不一样的苯的衍生物发生的活性是:烷基苯>苯>苯环上有吸电子基的衍生物。

    烷基苯发生卤代的时候,若是上述催化剂,可发生苯环上H取代的反应;如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侧链上的H被取代的反应。

    应用:辨别。如:辨别:苯、己烷、苯乙烯。

    硝化:与浓硫酸及_存在的条件下,在水浴温度为55摄氏度至60摄氏度范围内,可向苯环上引入硝基,生成硝基苯。不同化合物发生硝化的速度同上。

    磺化:与浓硫酸发生的反应,可向苯环引入磺酸基。该反应是个可逆的反应。在酸性水溶液中,磺酸基可脱离,故可用于基团的保护。烷基苯的磺化产物随温度变化:高温时主要得到对位的产物,低温时主要得到邻位的产物。

    F-C烷基化:条件是无水AlX3等Lewis酸存在的状况下,苯及衍生物可与RX、烯烃、醇发生烷基化反应,向苯环中引入烷基。这是个可逆反应,常生成多元取代物,并且在反应的过程中会发生C正离子的重排,常常得不到需要的产物。该反应当苯环上连接有吸电子基团时不可以进行。如:由苯合成甲苯、乙苯、异丙苯。

    F-C酰基化:条件同上。苯及衍生物可与RCOX、酸酐等发生反应,将RCO-基团引入苯环上。此反应不会重排,但苯环上连接有吸电子基团时也不可以发生。

    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小结:连接给电子基的苯取代物反应速度大于苯,且连接的给电子基越多,活性越大;相反,连接吸电子基的苯取代物反应速度小于苯,且连接的吸电子基越多,活性越小。

    2、加成反应

    与H2:在催化剂Pt、Pd、Ni等存在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后生成环己烷。

    3、氧化反应

    苯本身难于氧化。但和苯环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烃的同系物,无论R-的碳链长短,则可在高锰酸钾酸性条件下氧化,一般都生成苯甲酸。而没α-H的苯衍生物则很难氧化。该反应用于合成羧酸,或者辨别。现象: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4、定位效应

    两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又称为第一类定位基,包括:所有些给电子基和卤素。它们使新引入的基团进入到它们的邻位和对位。给电子基使苯环活化,而X2则使苯环钝化。

    间位定位基,又称为第二类定位基,包括:除去卤素以外的所有吸电子基。它们使新引入的基团进入到它们的间位。它们都使苯环钝化。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则:原有两取代基定位用途一致,进入一同定位的地方。如间氯甲苯等。原有两取代基定位用途不同,有两种状况:两取代基是相同种类,则由定位效应强的决定;若两取代基是不相同种类时,则由第一类定位基决定。

    6.化学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人教版 篇六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2.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

    3.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4.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5.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7.化学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人教版 篇七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8.化学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人教版 篇八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9.化学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人教版 篇九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10.化学高中一年级下册要点人教版 篇十


    1、有机反应种类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的反应。

    聚合反应:一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加聚反应:一种或多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消去反应: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因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酯化反应:醇和酸起用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水解反应:化合物和水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

    2、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备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